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欢迎您!

第十一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暨翻译研究国际论参会报告

作者: 添加时间:2016年12月16日 点击:【

2016年10月14日至16日,为顺应“一带一路”特别是“长江经济带”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提高中西部地区翻译人才培养总体水平,进一步加强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对翻译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协同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湖北荆州召开了第十一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暨翻译研究国际论坛.我院李华院长作为代表出席。

本次研讨会宗旨在于配合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和当前“长江经济带”的建设热潮,凸显翻译工作和翻译人才的重要性,有效统筹整合政府、高校、行业等各方面资源,共同研讨协同创新机制下中西部地区翻译人才培养重大课题。为中外翻译研究界搭建翻译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与翻译人才使用单位之间的沟通对接,增强翻译人才培养研究与翻译产业发展之间的互鉴共进。

大会主旨发言中有三位外国教授Prof. Frans De Laet,Prof. Roberto A. Valdeón和Prof. Kelly Washbourne分别就欧洲翻译的发展历史,中国翻译的研究沿革,以及中国高校的翻译专业的翻译大纲以及课程设置的问题,翻译语态的研究和翻译学习者的自我界定进行了交流,还分析了中国的翻译研究者在国外翻译类期刊发表论文的情况。澳门城市大学胡庚申教授的中华文化典籍外译外宣的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基于生态翻译学中“翻译链”的译事“三段论”,即译前,译中和译后,这个全过程旨在服务于并保障文本的“生命”,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典籍译作域外“落地难”的问题,或将成为助推中华文化典籍外译外宣,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黄忠廉教授分析了变异理论的成长史,为严复变异思想的研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天津外国语大学的赵彦春教授介绍了国学典籍翻译的范式和原则,认为哲学典籍的翻译应该精确到词素的操作,每一语言单位都有对应的恩英语表达,外语教师在经典翻译与研究这一领域,应该对现有一本进行全面的身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看开翻译实践,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等活动,重建国学经典的英语表达体系。长江大学的田传茂教授分析了翻译模因的三个领域,即文本创作,文学文本重译以及译论建构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