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欢迎您!

外语学院分工会“文化分享月”第二讲:“民族形式”与中国味道——1940年代通俗文学研究一例

作者: 添加时间:2021年11月17日 点击:【

11月12日,外语学院柯希璐老师以“民族形式”与中国味道”为题在线上开启了第二场“文化分享月”讲座,外语学院以及其它学院和部门的老师们聆听了这场文学讲座。

柯希璐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本次讲座中,柯老师通过对1940年代通俗文学作品的解读,阐释了新文化运动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国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与中国味道,实现了其稳健及持久的启蒙。

在讲座中,柯老师探讨了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分野。其中特别提到了民国第一悲情小说《秋海棠》,该部作品产生于军阀割据时代,于1941-1942连载于《申报》上,一时成为全国热点。当这部作品走进戏院的时候,更是在全国引起轰动。《秋海棠》中的某些元素:才子佳人、痴男怨女、强大的恶势力的迫害、善良的小人物的无奈与抗争,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悲剧。作者秦瘦鸥曾写道:“为什么我要写秋海棠被刺刀在脸上划了一个十字?为什么我写孩子回到母亲身边来?母亲是象征什么的呢?我可以说,秋海棠是中华民族的韧性。”作者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现了个人与国家命运如何休戚与共,而舞台上剧中人物名字所折射出的阳刚和坚毅,与国家当时所遭受的蒙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讲座最后,柯老师以沈从文作品《抽象的抒情》中的一句话收尾:“管晏为事功,屈贾则为有情”,即文学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文学字符,将生命的某种状态和形式凝固下来,成为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和延续。不难看出,《秋海棠》这部作品时至今日,依然被大家所诵读和研究,恰恰反映了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它以独特的民族形式体现出了中国味道,更是折射了国人的民族品格。

老师们在讲座后纷纷畅所欲言,进行了严肃而热烈的探讨,把文学的娱乐性和教育性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使本次讲座达到了激发思考、丰富校园文化的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