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欢迎您!

沈小静副书记参加外语学院课程思政展示交流会

作者: 添加时间:2018年03月30日 点击:【

自从学校党委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外语学院党总支积极响应,各个支部高度重视,多次研讨,并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于2018年3月22日在人文楼512召开了以“牢记使命,传播文化”为主题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课程思政展示交流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沈小静和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杰参加会议,外语学院各教工党支部书记及部分专业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由外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克非主持,外语学院院长李华作为党员代表进行了课程展示。

李华院长通过说课的方式,结合所授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译英)》中的具体内容展示到了她在翻译课程中如何体现十九大报告精神、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翻译实践的具体做法。李老师首先引用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自信的阐释: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高校党员教师,应该争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播者和弘扬者。李院长从翻译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谈到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谈到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还要肩负中国文化传播的使命,拥有文化品味和情怀。李老师从三大翻译理论和九大主题入手,重点介绍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主题。通过课内外翻译实践引导学生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视角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以及独特的民间艺术,在文化的浸染中强化翻译技巧的训练。最后李老师借用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的名句号召英语教师在讲西学的同时更要学中学,兴中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随后,外语学院各支部书记和专业教师代表积极发表感想,畅谈如何在所授专业课程中结合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精神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如何把德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并协同创新,以达到最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

校党委副书记沈小静做了总结讲话。沈副书记充分肯定了本次课程思政交流研讨活动的成效,并给外语学院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沈副书记认为外语学院把文化作为切入点使德育融入到专业课堂的做法新颖独到,符合外语学院的专业特征。沈书记提出外语学院教师可以好的点滴想法形成体系,系统地把十九大精神融进课堂,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可以就课程思政建设德育建设申报课题和项目。外语学院的师生可以结合通州运河文化和北京的文化向国外友人宣传我们的中华文化。最后,沈副书记说到,“就像你们在汇报中提到的,我们作为大学教师要有专业的使命感、专业的情怀,爱国的情怀、教育的情怀。要积极聆听来自学生的反馈,爱学生、爱教育,用我们的教学点滴形成我们教育的厚度、深度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