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欢迎您!

外语学院邀请杨洪璋老师为2018级新生开展典型人物事迹讲座

作者: 添加时间:2018年09月22日 点击:【

2018年9月21日下午14:00,外语学院邀请杨洪璋老师为2018级新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激励人心的讲座。此次讲座杨洪章老师讲述举例身边榜样,旨在以同学们身边的实例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生活热情,使同学们四年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

杨洪璋老师已年近耄耋,在会场中仍激昂陈词,与同学们互动交流。他以自己教学生涯中几位优秀学生的事迹向大家阐明了“榜样”强大的影响力。

杨老师首先提到的是一位来自安徽农村的同学。他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不远万里到北京求学,为获取更优的资源,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他是一个敢于质疑权威的人,他向当时公认的“真理”发起挑战,并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作为一名学生,他还向国家机关写信,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许多当时有影响力的人物被他的这种精神所吸引,非常赏识他的能力,他也由此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杨洪璋老师提醒同学们,敢于质疑是一种精神,而大家更不要忘了,这种精神的背后是日积月累的刻苦钻研和努力奋斗。

 

接下来杨老师讲到了一位把自己“明码标价”的传奇学生。他曾经利用课余时间,利用残破配件拼接起了一辆自行车。“捡破烂,我日后的工作。”他如是打趣道。不久之后,他就开始了自己“骑行京杭大运河”的英勇事迹。千里走单骑,他历时一个月的实践工作,也终于收获了成果。“特等奖”、“在人民大会堂颁发”一系列词组,也随之来到了物资学院。他不仅为自己赢来了荣誉,更为学校增添了新的辉煌。

杨洪璋老师提到的第三位学生是一位优秀的女同学。提起这位同学,杨老师的声音中满是骄傲。她起初的学历可以说并不占优势,但她在完成了大专学业之后,又继续攻读了法律专业,获得了律师证书。听到这样的前辈事迹,不少学生不禁在面露惭色,也沉吟思索了起来。

杨老师还提到了一位由于高考失利来到了北京物资学院的女同学。刚入学时,她迟迟无法进入状态。但在杨老师耐心的劝导下,她决定努力证明自己的真实水平。“大学四年”,“三学位”。前者已然是而今学子的常态,而后者,则让太多的人望尘莫及。

两个小时的时光是短暂的。可在雷鸣般的掌声作响过后,在场的同学们却久久难以平静。在这些身边的榜样身上,同学们学到了敢于质疑、刻苦钻研以及永不言败等精神。相信这些身边的榜样更能激起同学们奋斗的精神,度过更加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时光!

外语学院分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