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外语学院文传行政党支部带领文传教研部将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系列专题研讨活动,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助力人文学科教育教学的有效路径。3月31日下午,外语学院应用写作促进中心主任桂天寅副教授作为该系列活动的首期讲座嘉宾,为支部和教研室全体教师做了题为“写作与沟通教学的数智化改革”的专题讲座。党支部书记王红进主持活动。
桂天寅副教授近年来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与写作沟通教学相结合的可能性,通过制作慕课教学资源、设计AI辅助教学案例、建设写作实践活动库等,逐步搭建了“线上自主学习+线下翻转课堂+AI智慧写作工坊”的多模态、多场景、立体化教学课件系统,并在教学中使用。讲座中,桂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并演示了写作与沟通课程数智化的教学过程,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全新的写作实践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效率和写作质量。通过人工智能工具的运用,学生的角色由传统的学习者转变为智能工具的驾驭者,这不仅改变了他们的学习目标,也重塑了学习态度和方法,带来了积极的学习变革。这种变革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职业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桂老师指出,面对席卷而来的人工智能潮流,既要迎面而上,又不能被其淹没,实践教学中恰恰要通过引导学生驾驭人工智能来凸显人的主体性,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意愿和能力,帮助学生真正获得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质写作与沟通技能。
桂老师的讲座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桂老师及其课程组对写作与沟通教学的数智化改革过程清晰、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写作与沟通技能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也为其他人文学科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王红进书记指出,桂老师的数智化课程建设,紧密围绕写作与沟通两大课程目标,稳步推进教学改革,既契合当下热点,又植根于扎实的日常教学过程,从而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自主学习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写作训练与沟通训练相结合、传统写作与AI智慧写作相结合的多场景、立体化教学。同时,课程紧扣思政目标,以大量党和政府重要文献,高等学府、大型国有企业最新文件作为教学分析文本,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权威范本,还起到了宣传国家政策,引领正确价值观的作用。桂老师为本学期“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系列专题研讨开了好头,以此为契机,希望未来更多课程组加入到这一领域的探索中。
此外,根据校党委相关指示精神,本次支部活动还启动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王红进书记向党员教师传达了此次学习教育活动的总体精神和学习计划,明确了本学期三会一课的核心内容,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习研讨,及时撰写心得体会。结合各自的教学岗位,认真查摆问题,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撰稿:王红进
摄影:田 丽
审核:李 华